400-657-1316

“红色励志班”擦亮青春底色

作者:牵牛 时间:2018-07-21 10:42:39 来源:行业资讯原创

在江西省井冈山大学校园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系着一条红色的识别带,胸前别着特殊的标志,每天清晨风雨无阻跑步半小时,之后开始晨读。这道风景从2013年开始已经持续了5年,这群人就是井冈山大学红色励志班学员。

红色励志班面向大一新生,每学期在全校数千名自愿报名的学生中,严格筛选出200名学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学员分为5个连队,接受励志专题教育、励志实践体验、重走红军路体验式教学以及红色励志精神传播等培训。红色励志班从2013年举办以来,结业学员在入党、担任学生干部、获得奖学金、继续深造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全校平均水平。井冈山大学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大学生教育教学资源的实践获得了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一所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的高校,红色励志班就是要充分挖掘井冈山丰富的红色资源,成为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一个重要抓手,利用红色资源培养大学生,锻炼学生意志,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坚韧的意志品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党委副书记肖长春说。

政法学院2016级学生马晓宇是红色励志班的一员。起初他每天早起晨跑总是会吵醒室友,引来抱怨。一段时间之后,马晓宇惊喜地发现,室友们全都接二连三地早早起床,锻炼的锻炼,晨读的晨读。

“我们每一位学员都成了一面旗帜,一根标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同学。”马晓宇说。红色励志班的集中培训虽然只有一个月,但是红色励志班的那种特质无一例外被学员们全部保留了下来。“红色励志班的同学就是不一样”是学校老师和同学经常对励志班学员说的一句话。

“红色励志班每一位学员都是一颗火种,井冈山大学的未来就是要通过这些火种来点燃,让学校更有生机有活力有厚度有高度。”学校校长曾建平对红色励志班的学员寄予厚望。

艺术学院教师陈美丽先后担任了4期红色励志班的辅导员,亲眼目睹了不少学员脱胎换骨的变化。“红色励志班就是一个能量场,它不仅吸引着学生加入,也吸引着我们这些老师加入,带学生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在红色励志班期间,我们和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电信学院教师李振昕担任了两期红色励志班的辅导员,他由衷地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时代没有红色励志班?我认为红色励志班是青年学生青春出彩的最好舞台。”

数理学院2016级学生孙士超有着散漫拖拉等各类毛病,听说红色励志班要求非常严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希望在这里能够得到改变。

“每天的早起、晨练、晨读,以及班级的各类活动,看似千篇一律,却磨炼了意志、增强了自信,也让我发现,不努力逼自己一把,就不会知道自己可以有多优秀。”如今,孙士超还担任了班长和寝室长,成了班级的榜样,在他的带领下,班风和学风有了明显好转。

来自贵州遵义的汪光涛入校不久就加入了红色励志班,如今他已经在延安工作了两年。从遵义到井冈山再到延安,汪光涛以自己的方式传承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在井冈山大学,最吸引他的就是行走,每一次行走,都是不断接近历史、接近精神偶像的过程。红色励志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把学生带上井冈山“重走红军路”。“红军路上的挥汗如雨,胜过课堂上的千言万语。那种体验,是我去延安的理由。”如今汪光涛非常感谢在校期间参加红色励志班的那段经历,这让他从中汲取到一种向上的力量,面对未来充满了披荆斩棘的勇气和乘风破浪的自信。

红色励志班能走多远?学校目前已经将红色励志教育作为学校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的一个重要载体固化了下来。党委书记彭涉晗说:“让青年学生更生动地把握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将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师生建议,不断汲取成功经验,完善培训内容和方法,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让更多的同学健康地成长成才。”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3版

林晓骥曾经以为自己对死亡再熟悉不过。

身为温州医科大学的教师,林晓骥同时也是学校附属第二医院的一名医生。

肿瘤科医生。

生死博弈每天在他的眼皮下上演。作为医生,他熟练地为患者进行各种检查,对着片子迅速想出治疗方案,在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制定应对之策,直到医学回天无术,患者走向生命的尽头。

很多年来,他从未觉得这样的操作有何不妥。

直到父亲罹患结肠癌。

他停了下来。

“死亡和活着一样,都需要尊严”

2012年,林晓骥60岁的父亲诊断为结肠癌。

病情一发现就已是晚期。林晓骥第一时间给父亲安排了手术和化疗,但不到一年时间,癌症复发。这意味着即便采取最积极的治疗,父亲的生命也最多只有一年。

此时,癌症已让父亲陷入深深的折磨。化疗摧毁了他的身体,复发后的呕吐又让他难以忍受。他的自理能力逐渐丧失,每天长时间卧床,形销骨立。

当过兵的父亲性格刚强。如此低质量的生存,让他难以接受。经过和家人的商议,他决定,放弃治疗。

父亲又度过了和正常人无异的3个月。那3个月,林晓骥带父亲出去玩,去各种他想去的地方,然后,父亲要林晓骥带他回到乡下老家,要在幼时成长的地方,迎接生命终点的到来。

最后的时光里,癌症带来的痛苦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林晓骥面前。父亲全身剧烈的疼痛,大量的腹水让他腹胀、呼吸困难,但生理上的痛苦远没有精神上的折磨更让他感到恐惧。

3个月后,父亲离世。

父亲临终前的痛苦深深刻在林晓骥的心上。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把病人送到生命的终点,他开始觉得自己以前做的并不全对。

一个名词进入林晓骥的视野:临终关怀。

“当我们用医学延续患者生命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同时也在延续他的痛苦。”

“死亡和活着一样,都需要尊严。”

曾经,林晓骥认为自己唯一的使命,就是全力以赴地拽着病人,向死亡相反的方向奔跑。

现在,他决定暂停一下了。

2013年12月,林晓骥带领着他所在温州医科大学的学生发起成立37℃生命支持服务队。

生命支持,意味着在专业的医学治疗以外,还给予肿瘤晚期患者专程陪护和死亡教育,让患者干干净净的,吃饱喝好,同时提供心理治疗,让患者坦然接纳死亡。

37℃,则是人体正常体温的温度。

“临终关怀,应该是有温度的一件事。”林晓骥说。

“每个病人心底都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一个现实是,当没有治愈希望时,很多癌症晚期患者会选择回家。回归家庭后,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很多癌症病人和家属要面对临终过程中的一系列痛苦,生命和尊严,在难挨的痛苦中一点点流逝。

有鉴于此,组建团队之初,林晓骥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专业护理上。

如何贴止痛贴?如何给患者拍背?发生呕吐时,如何给患者摆体位?林晓骥常常亲自出马,在患者的病榻旁为家属讲解要领。

恍惚间,林晓骥又回到和父亲相处的最后时光。抽血、打针,林晓骥都是亲自来。幼时的自己,在父亲的怀抱中嬉闹、翻滚,30年过去,他翻动着父亲枯皱的身体,努力让他获得最后的平静。

“面对患者,当你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必须要救活他的医生,而是当作一名送他最后一程的亲人、朋友,你们双方的关系会发生很奇特的变化。”林晓骥说。

初见孙先生时,大家的第一感觉是,叛逆。

他30多岁,罹患脂肪肉瘤,独自一人住院。父母要来看望,他永远都是粗暴回绝。

处的时间长了,志愿者们才知道,孙先生高中毕业就出来打工,得了这个病,他知道自己活不长,既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也不愿给父母留什么念想,索性破罐子破摔。

然而,平静等待死亡的孙先生却有一个遗憾:从来没读过大学。得知志愿者们都是大学生,他问:“大学生活到底什么样?”

37℃生命支持服务队决定帮助孙先生圆梦。服务队安排他参观了温医大校园,旁听了林晓骥主讲的一节课。课后,大家还带着他“挤了”一回校园食堂,和大学生们坐在草地上谈天说地。临走时,孙先生和大家一一握手,一直念叨着“谢谢”,姿态前所未有的谦卑。

那天回来以后,大家谈起孙先生,感慨:“他只是一直故作坚强。”

大二学生孙轶群曾帮助过一名急性白血病的女性患者。患者47岁,今年过年时查出患病,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她的弃世念头非常强烈,填基本信息时,连丈夫的手机号都推托记不住。

突破口从一顶假发开始。由于治疗,女患者头发已经掉光,孙轶群和同伴把假发送给她,又亲手帮她戴好,拿出镜子,说:“阿姨您看,这比刚才好看多了。”

话题就此打开。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名农村中年妇女的心酸和无助,无奈和放弃,慢慢呈现在孙轶群面前。

得知她的经济状况,孙轶群试图说服她去网络募捐。然而她觉得这是件难堪的事。“我儿子27岁了,还没找到女朋友,我觉得很丢人。而且我和亲戚朋友们都不来往,募捐没有用的。”她叹气。

“试一次,就试一次。”孙轶群不甘心,百般劝说。

患者勉强同意。当网络募捐真的发起,那些“失联”的亲戚朋友或纷纷捐款,或主动提供真实性认证,让这位患者惊讶不已。

亲情、友情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存在着。

“我要勇敢地活下去。”女患者对孙轶群说。

“看到原本已放弃的生命,又重新鼓起勇气,去迎接人生必然的挑战,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孙轶群说。

“每个病人,心底都是深不可测的海洋。”林晓骥说,“如果不做临终关怀这件事,只是做一名治疗的医生,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深入病人的内心。”

“我从未对死亡习以为常”

几乎每名参与37℃生命支持服务队的人,都在志愿服务中收获着职业和生命的成长。

温医大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大二学生阮烨娇曾经被一名护士狠狠伤害过。

读高中时,阮烨娇的太祖母身患胰腺癌晚期,因年事已高,在家保守治疗。那天,太祖母疼痛难忍,家人送她来医院,找到当初接受治疗的住院部,希望可以注射止痛药和营养液。

住院部的护士说:“出院了就不归我们管了,你们去门诊吧!”甩下这句话,护士扭头走了。

大家赶忙推着轮椅上的太祖母前往门诊。情急之下,没人顾得上生气。

除了正读高一的阮烨娇。

阮烨娇和太祖母感情深厚。当护士不耐烦地说出那句话,阮烨娇的心头被狠狠一击。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在乎的人被粗暴对待。”5年后,回忆起此事,阮烨娇依然流下眼泪,泣不成声。

她立誓做一名心中有温度的医生。加入37℃生命支持服务队后,她成为最积极的一个。

一名医生说过,“我从未对死亡习以为常”,她把这句话牢牢记住。

截至2017年,林晓骥带领的这支服务团队已累计拥有1556名志愿者,累计上岗11220人次,为近300名癌症晚期患者提供生命支持,为38名贫困患者筹到50余万元医疗费用。

林晓骥对此深感自豪:“这是我成为医生后,做的最骄傲的一件事。”

“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过程,没人可以例外。在生命的尽头,让他们尽可能地减少痛苦,带着坦然,平静地谢幕,这是临终关怀的含义所在,也是我的希望所在。”林晓骥说。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4版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今天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要求完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对残疾人等特殊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

二是残疾人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三是残疾人职业教育面临新任务新要求。残疾人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但办学水平偏低、师资力量薄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根据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的新精神新要求,有必要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明确政策措施和举措,进一步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普及水平与保障能力。

问:《意见》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意见》共分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意义。第二部分从招收规模、专业设置、办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不断扩大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第三部分从资金投入、环境改造、资助保障等方面提出改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第四部分从教学理念、教材、师资保障、教师待遇等方面提出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质量。第五部分提出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与就业创业培训。第六部分从组织保障、宣传引导、督导检查等方面明确了工作要求。

问:如何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够接受职业教育?

答:《意见》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不断扩大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一是扩大招生规模。要求职业院校通过随班就读、专门编班等形式,逐步扩大招收残疾学生的规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符合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让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人都能接受适合的中等职业教育。

二是完善专业设置。要求现有的残疾人职业院校有针对性的开设适合残疾人学习的专业,积极探索设置面向智力残疾学生、多重残疾学生的专业或方向,扩大残疾人就读专业的选择机会,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职业教育,同步促进残疾人的康复与职业技能提升。

三是拓宽上升通道。对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残疾人以及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残疾人,经报名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实资格、高等职业院校考核公示,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后,可由高等职业院校免试录取,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问:《意见》对改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一是加大经费投入。要求各地在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同时,适当提高接受职业教育残疾学生的生均拨款水平。要求各地用好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就业补助资金等,支持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是加强基础建设。要求招收残疾学生的职业院校实施必要的无障碍环境改造,为残疾学生就学、生活提供便利。通过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相应专业人员,适当改造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满足残疾学生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训需要。

三是提高资助水平。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

问:请介绍一下《意见》在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的内容。

答:一是加强指导。要求各职业院校、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提高残疾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开展“一对一”服务,做到不就业不脱钩。

二是用好平台。要求各地依托全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求职和招聘信息。鼓励用人单位雇佣残疾人从事适当工作,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

三是开展培训。要求各职业院校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和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创建工作,针对劳动力市场需要、残疾人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

问:怎样确保各项工作要求的落实?

答:一是加强组织保障。要求各地建立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负责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和责任,统筹安排实施。财政部门负责改善残疾人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加大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残联组织负责建设好现有独立设置的残疾人职业院校,做好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辅具适配以及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要求各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为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要求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将残疾人职业教育实施情况纳入督导范围,对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相关教育经费落实、管理使用等情况实施督导。本报北京7月18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2版

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验教学和践行活动为两翼。课堂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延安精神教育内容、专业课渗透延安精神相关的人或事、面向全校开设的延安精神公选课。其目的在于深度阐释延安精神的内涵价值,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重在解决学生“知”的问题。体验教学包括革命旧址现场体验,开展“读、唱、演、写”等红色主题活动,重在解决“情”的问题。践行活动包括志愿服务、资政育人等活动,促使学生实现由“知”“情”向“行”的转变,以实际行动传承延安精神。

注重顶层设计,系统化实施延安精神育人工程

学校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系统化推进延安精神育人工作。制定了延安精神育人的相关制度,将延安精神育人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将延安精神育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各个环节开展延安精神育人的流程和规定,实现了延安精神教育的全程化、全员化,为培养具有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延安精神特质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推进延安精神进课堂

实施延安精神教育资源建设工程。依托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社科项目15项,基于项目研究,出版《延安精神新论》《陕甘宁边区史稿》等专著12部,出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延安精神》等教材及教辅资料12部,将研究成果积极导入课程教学,推动教学内容改革;研发了“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将延安时期相关纸质文献数字化,为延安精神教育提供资源保障;深化延安精神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总结教改经验,积极推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先后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相关论文15篇。

将延安精神教育全面融入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延安精神教育内容;文科专业开设延安精神方面的专业方向课,其他专业每门专业课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传承延安精神的典型事例和优秀校友敬业履职、践行延安精神的先进事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公共选修课开设了“延安精神大讲堂”“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8门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2学分),建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红色影视作品赏析”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延安精神概论”“红色经典导论”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延安精神课堂教学中探索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研发并推出“小红专”—大学生思政教育“指尖上的课堂”(网络微课),获得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打造特色项目,全程化开展体验教学活动

建成了23处体验教学基地,打造了校内外结合的延安精神育人指导团队,对学生体验教学进行全面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了“为人民服务”等27个现场体验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听红色事迹、看红色遗迹”中深度体验延安精神;定期开展“读红色经典、唱红色歌曲、演红色剧目、写红色诗文”等主题教育活动;将体验教学融入党、团、班级活动,实现了延安精神教育从大一到大四的全覆盖。

开展服务活动,多维度践行延安精神

将延安精神践行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获得2个学分。开展延安精神资政育人活动,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调研团队,深入基层调研,为地方提供资政服务,参与学生近5000人,完成资政报告37份。组建白求恩医疗服务队、张思德青年志愿者协会、延安精神宣讲团等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30多场,参与学生近4000名,形成了“八一敬老院志愿服务”“给延安聋哑学校送温暖”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通过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延安大学延安精神育人成效初步显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延安大学建校80周年的重要批示中指出:“长期以来,延安大学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对延安大学延安精神育人成绩的充分肯定。

学生通过延安精神教育活动,实现了对延安精神的高度认同,坚定了“四个自信”,积极入党者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据统计,在陕北地区教育、医疗、能源领域延安大学毕业生分别占40%、30%、30%以上。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志愿参军、支疆援藏等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

(张金锁系延安大学校长,武忠远系延安大学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3版

本报讯(记者 高耀彬 赵岩)“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18名师生接力诵读《共产党宣言》。近日,山西财经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成员们在太原市图书馆“马克思书房”开展“致敬伟人,传承经典”主题团日活动。

坚持立德树人,信仰教育至关重要。山西财经大学在信仰教育的实践中,用接地气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学生学有所得,更让学生心有所属。

情景剧表演《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能实现》、歌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齐诵《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主题讨论“如何做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践行者”……这是“青春与信仰同行——山西五校硕士研究生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活动。今年5月,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邀请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的40余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共同参与。活动丰富多彩,在场所有师生许下了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承诺,以此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宣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总书记关于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不仅是一篇光辉的文献,更是我们马院师生一堂必修的专业课。”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实况转播刚结束,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里师生们展开了热烈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二芳谈道:“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常学常新,在实践中学习、坚持、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不断汲取伟大力量,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学习和讨论在山西财经大学已是常态,《青年马克思》等影片在激励师生的同时,关于信仰的讨论与教育也深植于师生的心中。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山西财经大学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究会,这是山西高校首个理论型学生社团,由青年马克主义宣讲团的学生们组成,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为主干力量,服务校内师生的同时走出校园,远赴阳泉市、吕梁兴县进行宣讲和调研,用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大家分享身边的马克思主义。自去年11月以来,宣讲团共集体备课近30次,开展宣讲10余场,辐射人数达2500余人。

“其实马克思就在我们的身边,接地气才能入人心,这也许就是信仰教育能够有效开展的正确途径。”宣讲团辅导员陶陶说。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3版

本报北京7月18日讯(记者 余闯)今天,人民教育出版社科研工作暨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35周年座谈会在人教社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教材局局长郑富芝出席会议并讲话。

郑富芝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人教社及课程教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35年来,人教社担当使命、肩负重托、承载希望,坚持编研一体、研究立社,成果丰硕。人教社把教材编写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教材编写发现问题、提出需求,再去研究解决,将成果应用转化到教材之中,实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必须坚定不移加强教材编研一体,过去是这样,现在和将来更是这样。

郑富芝强调,全国有1.5亿名中小学生,做好教材编写和研究,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一要把方向,守阵地。教材出版单位是党在教育领域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阵地、主战场,必须坚定政治立场,树好教材育人的价值导向。二要讲科学,树严谨。中小学教材传承的是先进的理念、思想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必须讲求科学、尊重规律、求真求实。教材编写要认真、细致,牢记细节决定品质,树立品牌意识。三要抓重点,解难题。要按照问题导向,梳理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长远研究的课题,明确清单,做好系统研究安排,解决好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等在教材中呈现方式方法的问题。四要进学校,接地气。教材编写和研究人员要走进基层、学校,了解课堂、学生,知道教师所思所想。要把教材编在校园里,把研究做在课堂上,出既有理论水平又接地气的精品教材。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2版

本报讯(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程振伟)最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友“老杜”深入宿舍与学生开“卧谈会”的消息在学生中间流传。

“老杜”是杭电团委书记杜加友。4月25日晚9点,杜加友带了一大包水果来到6号楼南108室。这个宿舍住着生命信息和仪器工程学院3名大二学生,刚好空了一张床。

一听说老杜来了,生仪学院十几名学生都挤进了108室,大家边吃水果边聊天。到了晚上11点熄灯时间,杜加友并未离开,而是躺在空床上和3名同学开起了“卧谈会”。

“卧谈会很热烈,我们无所不谈,老杜要我们珍惜一个宿舍相处的兄弟时光,他说融洽温暖的寝室生活,会成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良好的寝室文化,对今后处理社会关系有很大帮助。”室员马林说。

事实上,这不是杜加友第一次在男生宿舍与学生开“卧谈会”。今年1月初,他就自带折叠床来到10号楼男422宿舍与4名学生交心。“当时天气很冷,宿舍卫生也不太好,但我们谈得很开心,失恋、考证、就业、考研、网瘾等话题无所不包,原来我们的苦恼老杜都知道。”一位室员说。

在杭电,杜加友是学生口中的“维权网红”。长期以来,杜加友在杭电学生社交社群收集学生“吐槽”。去年有一个河南学生发帖说“学校没有胡辣汤”,老杜听到后与后勤部门协商,一周后,食堂窗口就多了胡辣汤。有学生反映体育馆外篮球场“晚上打球看不清”,老杜第一时间找到职能部门解决了学校篮球场和空旷区域夜间照明问题。

“学生在哪里,团干部就应该出现在哪里,有时需要和学生换位思考,所以去男生寝室与他们开卧谈会很正常,这也是团干部转作风的尝试。”杜加友说,“师生交心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3版

本报北京7月18日讯(记者 施剑松)20所北京市属高校与12所央属高校今天就28个共建学科签订了《北京高校学科共建方案》,签约高校将在北京市级统筹下,通过师资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

据了解,北京市推动央属高校和市属高校学科共建,重点突破方向有3个。一是增强学科建设实力,在科学研究上实现率先突破;二是通过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共建学校优秀博士、博士后,教师互派、互聘等方式,促进本学科学术团队的快速成长,在师资队伍上实现率先突破;三是形成资源集成的投入模式,将各种政策、经费、人才、指标等向共建学科倾斜,学校的评价、考核、激励、政策等也向共建学科倾斜,在投入机制上实现率先突破。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林克庆说,央属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签约学科共建,是进一步深化北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北京高校内涵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北京地区高校学科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各高校要进一步融合发展,形成集群效应,提高共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2版

24岁的殷沙漫,喜欢写日记、摄影和舞蹈,但这个看起来平凡的女孩却选择了一条不平凡的路:她从沿海走进大山,从城市走向乡村,从大学校园走上村小讲台,在支教的事业里从一个人走到一群人。

初中时,12岁的殷沙漫就加入学校志愿者协会开始了她的公益路。上大学后,殷沙漫去过20余所山区小学支教,为多所贫困小学的240多个孩子,筹集了价值5万元的物资……

有人说,志愿者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给孩子们带去的只是一时的惊喜。但她相信“也许我这点微弱的光,照不了多远,但万一对他们是一种无限的光明呢?”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们有关。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就像殷沙漫一样,她种下的一些种子,总有几颗能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4版

7月17日,海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李轶雄为小朋友讲解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知识。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人工智能小课堂”活动,为小朋友讲解人工智能的应用知识,通过学习程序编写、机器人操作等方式接触、认识人工智能,从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暑假生活。

曹建雄 摄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3版

6年写出200多万字网络小说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管阿姨汤杏芬一下成了网红,连杭电的文学教授看了,都不敢相信小说出自业余文学爱好者之手。浙江网络作协还正式向她发出了邀请。

她是一位宿管阿姨,但曾经种下过当老师的梦想,于是她用幽默、贴心的语言在宿舍门前的小黑板上,悄悄实践自己“育人”梦想,引得进进出出的学子们每天亲切地和她打招呼,甚至被推荐作为后勤服务人员代表为毕业生们致辞。

宿管阿姨为何能成网红?大概是因为在高校这个偌大的江湖里,她切切实实贴近了学生的心。

“我会继续当个好宿管阿姨。当然了,也要坚持创作。”汤杏芬说。文化程度不高,但在文学创作的路上孜孜不倦的汤杏芬,坚持了自己的梦想,也获得了坚持梦想的报偿。

本期点评 黄鹏举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4版

7月12日,孩子们在老艺人指导下学唱弦子戏。暑假期间,山东省沂南县张庄镇北沿汶村弦子戏剧团举办学习班,向喜爱弦子戏的中小学生免费教授技艺。杜昱葆 摄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2版

本报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吴彦)为提高乡村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7月9日—13日,由宁波市教育局、宁波诺丁汉大学联合打造的乡村英语教师公益培训周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举行,来自全市的40位乡镇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

培训采用全英文教学,在听力、口语等基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互动游戏、青少年激励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等环节,课堂呈现形式包括讲座课、小组讨论课、小班互动课和演示课。学员们还能参与凯利舞会等活动,感受多元文化。

为了让国际化的课程更加符合中国老师的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前期,授课老师深入学员所在学校实地调研,旁听课程,研究中小学教学课本,根据教师的需求量身定制了为期一周的课程。

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小学的沙拓亚当了10年的英语老师,常年与课本英语打交道,逐渐让她对英语教学产生了职业倦怠,这次培训,再次让她萌发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沙老师说,她所带的班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过半,她将学以致用,尝试设计一些英语游戏,激发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为了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和教学水平,宁波市先后出台了《宁波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办法》、《宁波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支持乡村教师发展。此前,宁波开展了针对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的“领雁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侧重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3版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的民办高校中,要有一些精英大学,嘉庚学院就有这样的抱负。”前不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向海内外英才发出求贤令,院长王瑞芳在其间的一句话引来广泛关注与点赞。

精英,意指事物之极精粹、极美好者,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态度。这更与厦大嘉庚学院的发展愿景不谋而合——努力成为国内同类高校中一流的、获得国际广泛认可的、以有效教学见长的一所新型优质高等学府。

连旅居塞尔维亚的学校校友郭玉都忍不住隔空为母校的抱负站台打Call:“我很骄傲自己是嘉庚学院的学生,是她用4年教会了我们,去了解并遵从自我真正的内心世界。”

大学毕业后,郭玉一直“在路上”,这是她忠于自己而选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2015年尼泊尔遭遇强震,刚好在当地的她还发起草根志愿者队参与救灾。这位被国际友人以“中国娃娃”相称的90后姑娘因为央视的报道被更多的人认识。

“向着更好,活出自我。”郭玉说,如果现在的她已是“更好的自己”,那么母校的激发不得不提。“尊重个性,去帮助每一名学生实现自我的成长,而不是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大学的模样。”

创新争优是一种态度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由教育部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

15年来,该校对新机制、新模式两个“新”字的挖掘从未停止。嘉庚学院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办学理念,大胆实践,在中国内地率先设置教师答疑制度;教师独立办公室;实践教学周;体育教学俱乐部制;考场随机排座、蔽名改卷等诸多措施,全力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

林溱,该校2010届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厦门市青年创业人才,年销售额超过18亿元的电商园区掌舵人。回想大学生活,他说,相对自由和宽松的氛围让喜欢“折腾”的他有了很多的想法,并在大学期间收获了超200万元的人生“第一桶金”。“好的结果源于对的开始,一入学,我就通过教师答疑制度与师长促膝长谈、倾心交流,并明确了自己的大学规划和人生方向。”

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每一位专任教师都有独立办公室,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给教师答疑制度的长效发展保驾护航。根据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周须安排3次答疑时间,每次2小时,并将时间告知全校学生。在这些时间里,在每间独立办公室,学生们和教师畅谈包括学习难点、生活困惑在内的一切话题。

这些举措、设施在推出的当时都开创了国内高校之先河,而它们的发生源于嘉庚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坚定理念——着眼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并为此不断创新、止于至善。

实现优质靠奋斗

拔尖的追求带来创新动力,而能否一步步走向杰出,靠的远远不止于此。

今年8月,第十三届“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将在厦大嘉庚学院开赛,这是此项赛事首次在一所民办高校举办。也许会有不少人想问“为什么”“凭什么”,别着急,咱们先看看成绩——自2009年参赛以来,该校智能车队曾多次拿下全国特等奖、一等奖。

也不仅仅是智能车这一项竞赛。2017年12月14日,中国首个专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成果的排行榜发布。嘉庚学院领衔全国独立学院,并在全国2900多所高校中跻身200强,排在第180名。这样的成绩对一所办学仅10余年的独立学院来说,堪称了不起。

当然,比起闪亮夺目的成绩本身,成绩的背后更值得关注。“我们认为,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建构全覆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突破口。我们两度修订全校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将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务部长林斓的介绍无异于“揭秘”,揭开了嘉庚学院学生的不一样之谜。

实践教学理念的全面渗透,为嘉庚学院的课堂内外带来深刻的变化,激发了学生更多的潜能。并且,随着办学实践的不断积累,这个理念一直在深化、完善、升华。不变的是,赛场上闪亮的选手、受市场欢迎的毕业生被源源不断地输出,这种人才口碑与效应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

保持优秀需要远见

建校前10年,嘉庚学院专注于教学,紧紧把握“以有效教学见长”这个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2013年,办学10周年之际,嘉庚学院提出了“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有效教学见长”的发展思路。

“以有效教学见长”仍是发展的核心思路,但科研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科研工作成为学校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和生长点之一。院长王瑞芳表示:“科研与教学不是对立的,两者的关系应该是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学校重视科研工作的落脚点是更好地培养人才。”

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嘉庚学院的科研工作有了突破性的增长。2011年至2017年,学术论文数量涨了近7倍,科研项目数量也增长了2.7倍。

嘉庚学院深知,科研工作要想实现特色发展、长效发展就不能关起门来搞科研,要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实现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三赢局面。

汉嘉设计创新研究中心就是在这一思路下诞生的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由嘉庚学院与汉嘉设计集团合作共建。2017年6月,厦门市公开出让4幅城镇住宅用地,厦门特工开发有限公司以10.22亿元竞得同安T2017P02地块,并于2017年10月进行该项目的实施性方案设计公开招标。参与竞标单位有9家,其中,不乏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集团东北设计院等国内知名设计单位。

最终,仅成立5个月的汉嘉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拿下了这个设计费超530万元的项目。像这样的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在嘉庚学院还有7个,嘉庚学院的计划是,在3年的时间里搭建10个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2014年9月21日,嘉庚学院迎来首批与厦门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办学12年后,嘉庚学院走出了提升办学层次试探性的一步。

很多人问了同一个问题:嘉庚学院为什么要开始研究生教育?专心做一所精致的本科大学不是很好吗?王瑞芳院长对此的回应是:“有了研究生教育,会吸引到更好的师资和更优秀的生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他说,社会媒体常用“这是一所不一样的大学”来评价嘉庚学院,这样的评价也表明了嘉庚学院的决心——在中国众多大学中,嘉庚学院立志成为一所不一样的大学。

“不一样”需要优秀,更离不开保持优秀,而“保持”需要的则是远见和与时俱进,就像刻在校园里、融入每个“嘉”人血液的嘉庚精神: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芳华十五年 锐意进取每一天

?2003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立,迈开了向优质高等学府奋进的坚实步伐。

?2010年7月,嘉庚学院获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2011—2017年,嘉庚学院连续7年入选腾讯网教育产业价值榜,位列独立学院榜榜首,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腾讯网十年最具领导力独立学院、十大品牌独立学院、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独立学院等称号。

?在《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中,嘉庚学院领衔全国独立学院,并在全国2900多所高校中跻身前200强,排在第180名。

?2018年,在中国侨联和凤凰卫视发起的华人教育家大会暨“聚焦中华”教育盛典上,嘉庚学院获得2017—2018国际影响力独立学院称号。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4版

本报讯(记者 李见新 通讯员 杨磊 董余兰)“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连日来,每天早晨6点,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世纪广场经过,都能听到琅琅读书声,这是100余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朗诵《论语》。

从7月2日起,暑期放假在家的平桥区第二小学二年级学生谭雯丽就会早早起床,6点前便和妈妈一起来到世纪广场,与同学们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论语》《千字文》等国学经典。“以前我们在校读,放假了就在广场读。读书,不仅让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如孝敬父母、谦虚礼让等。”谭雯丽说,“我现在彻底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国学,我会一直坚持读下去。”

这项由平桥区二小发起、学生自愿参与的“蓝天课堂黎明即起读书会”活动,自暑期以来,短短一周已发展了会展中心站、世纪广场站等依托文化广场、社区中心的多个晨读场所站,吸引了2000多名学生参与,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国学经典晨读热潮。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这在我校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每天带领学生晨读的平桥区二小校长杨磊自豪地说,“学校已经坚持国学诵读4年,学生的诵读热情一旦被激发,根本停不下来。即使遇到阴雨天气,学生也会通过班级群、小区群等多个微信群进行诵读。晨读活动开展一周,得到了很多学生家长的响应,连外校学生的家长也带着孩子、家人加入到队伍中。”

平桥区二小根据学生不同时段的需求,逐步打造了课堂重点读、午间集体读、晚间亲子读的“三重”阅读模式,《论语》《道德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必读作品。“我们将校内阅读延伸到校外,既可有效填补学生暑期生活,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学习和弘扬国学经典,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习传统文化,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目标。”杨磊说,开学后,学校将利用周末时间,将“黎明即起读书会”继续办下去,让晨读经典不停歇。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2版

“看着点刀具,感觉到声音不对,赶紧暂停。”

“记住,不能空走刀,要让机床每时每刻都在做有用的事情。”

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训练车间里,该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刘世雄站在学生身后紧盯着操作,不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职业教育带给我的技术技能,让我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来支撑起我的生活。”刘世雄说。

近年来,天津市深耕职业教育脱贫攻坚,通过职教帮扶,真正实现教好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村的目标,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刘世雄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地区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世世代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供三个孩子念书几乎花费了家里所有的收入。

2010年高考填报志愿,刘世雄揣着各种报考资料,满脸茫然地在校园里徘徊。是复读,还是选择职业学校?

在一本关于高考的杂志上,他留意到,我国技术工人越来越紧缺,尤其是模具钳工。他还在网上搜索到一则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消息,这让刘世雄对报考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动了心。

于是,他果断地报考了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到手的一刻,数目不低的学费和住宿费却又成为了刘世雄求学路上的一个阻力,不过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让他重燃希望。大学三年,三次助学贷款、两次贫困助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让他安心地在学校训练技能,顺利完成学业。

2013年6月8日,是刘世雄人生最难忘的时刻,他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赛项的二等奖,并被保送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就读。随后,他在本科阶段又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等各种荣誉。

2016年12月,学业有成的刘世雄选择了回母校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工作以后,刘世雄开始每月给家里寄钱,给爷爷奶奶治病,他稳定的工作减轻了父亲多年养育三个孩子和赡养两个老人的压力。

如今,刘世雄的成长路径被村子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复制,许多人和他一样走上了学门技术、摆脱贫困的成才之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刘世雄经常会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努力的过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也去确定自己的目标,教他们如何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3版

本报北京7月18日讯(记者 杜玮)第四届中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高端论坛今天举办。该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主办,主题为“明利尚义”,吸引了来自内地、港澳地区40所学校41个代表队参与。

“利和义是核心,明和尚是我们的价值导向。”北师大二附中党委书记申敬红说,“希望孩子们在新时代明确传承什么样的义和利,并注入新思想。”

本届论坛除了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报告外,还有辩论赛,参观考察北京航天城、故宫博物院等活动,旨在为优秀青年学生创造一个共同挖掘、展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平台。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2版

本报讯(记者 柴葳)科大讯飞日前宣布,未来10年将出资20亿元,与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共同发起实施“讯飞教育脑计划”,聚焦研究儿童青少年脑与心智发育和提升的新机制与新机理,探索个体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新方法与新形式。

该计划将围绕“一个平台,两条主线,N项应用”,即为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研究单位提供大规模协作研究智能平台,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条主线,以产品或应用场景为导向的实用技术,分阶段实施面向正常儿童青少年群体研究支撑应用、儿童多元智能特征刻画分型与预测应用、障碍识别与干预应用、有特殊发展需求的儿童关怀应用,最终形成科学、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2版

“大嫂,您读小学的儿子上学期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625元,免了教辅资料费和享受营养餐……”刚放暑假,湖南省平江县虹桥镇天岳中学的全体教师就开始进村入户,开展教育扶贫“大走访、大宣传、大排查”活动。

作为湖南省今年脱贫摘帽的1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平江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打好这场脱贫摘帽前的冲刺战,该县2000余名教师放弃暑假休息,全力扑到教育扶贫工作第一线。

“目前,各学区、县直学校都已制定好暑期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正组织辖区内全体教师开展新一轮的大走访,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全力进行教育扶贫工作。”该县教体局扶贫办主任戴定芳说。

“除了落实教育助学政策外,还要确保助学金发放按政策到位,更重要的是结合教育实际对学生进行家访,对有辍学意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入户走访,加强思想教育和正面疏导,确保不让一位贫困学生失学。”临近退休,走访了35户的教师胡嫦英,对此轮走访的目的了解得非常清晰。

针对暑假期间扶贫工作,平江县教体局还专门召开全县教育扶贫督战会,部署暑期教育扶贫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压实学区、学校负责人、扶贫专干、教师的责任。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村为单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情况和受资助情况进行精准检查,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提高满意率。同时,定时通过现场与微信等方式对各单位的帮扶工作进行督查,由局机关纪委对帮扶不力的帮扶责任人进行问责,对作风不实、存在问题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2版

本报讯(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陈胜伟)7月17日,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郑喧尹得到消息,她提交的转专业申请得到学校同意,下学期将转到林学专业继续学习。“非常激动,就像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开心。”郑喧尹说。

郑喧尹从小对农林行业情有独钟,在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习一年后,她逐渐发现林学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而且学校林学专业是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办学的,还有机会前往国外学习。从小立志从事农林科研的郑喧尹产生了转到林学专业的想法。让她没想到的是,一开始以为很难的转专业,很容易就转成了。

原来,根据浙江农林大学转专业有关办法,除存在休学、转学、定向培养等规定不得转专业的情形以外,全日制本科一、二年级在校生均可以申请转专业,包括跨学院转专业和学院内转专业。其中,学生转出所学专业没有任何限制,转入专业在教学资源和教育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也会尽力满足学生合理的专业选择要求。

“零门槛”让学生人人有转专业的机会。今年该校400多名学生收到了转专业通知书,近3年学生转专业成功率一直在90%左右,最高达到95%。“我们降低转专业门槛、出台新的转专业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该校教务处处长郭建忠说。

可如果“优势专业”门庭若市,而“冷门”专业出现大批学生转出,学校又该如何应对?郭建忠介绍,浙江农林大学目前有64个本科专业,但是实际招生的却只有53个。停止招生的11个专业主要因为专业特色、优势、吸引力不够,在专业招生或专业分流时,没有足够学生愿意填报这些专业。为了优化学校专业结构,学校不断对专业进行调整,使所有专业都焕发活力和生机。

“可以说,现在学校所有专业都是有自身特色的好专业,大部分学生申请转专业,是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是求‘热门’,所以每年的转专业没有出现大的波动。”郭建忠说。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2版

人工智能技术只有在“确定性信息、完全信息、静态的、单任务和有限领域”这5个条件下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满足了这5个条件的工作,则会被计算机取代。按照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在2018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上演讲的说法,那些照章办事,不需要任何灵活性的工作,总有一天会被计算机取代。

今天的家庭教育要有全局意识,知道人类与动物、与机器的区别在哪里,孩子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本领;还要有未来意识,了解世界是变化的、社会是发展的,父母要帮助孩子积累能够拥抱未来变化的才能。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一心盯着孩子的学习,面对孩子不尽如人意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中的“笨手笨脚”时,忍不住会责怪、打击孩子;为了纠正孩子的问题、弥补孩子的缺陷,在手把手地教孩子知识的同时,忍不住包揽孩子生活上该自己做的一切,以为这样自觉自愿地付出就是为了孩子好,就是帮孩子。

但孩子越被动接受这样的“帮助”,越离不开大人,大事小事依赖父母,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父母的心理定势,使父母越发急于把自己生活经验的结论强加给孩子,把孩子排除在自己解决问题之外。事实上,父母对孩子能动性、主动性有意无意的漠视,是对其参与权的剥夺。

孩子活在当下,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很难预料10年、20年后孩子们将面对怎样的世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他们终将走出家庭、独立于社会并且有所作为。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在当下就要站得高一点、眼光放得远一点,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垫好“铺路石”。

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机器人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大势所趋。在围棋人机大战中AlphaGo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IBM在电视知识竞赛中打败美国前冠军之类的事实,使得人们开始担心“人类会不会被计算机所取代”。如何为孩子做好应对新时代的准备,是父母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父母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打下怎样的基础,关系到孩子是否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关系到孩子能否成人、成才。父母要转变自身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他人总结的已有的知识,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理智地控制经验的能力。

对孩子而言,从书本中、课堂上学到前人积累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是别人经验的积累,而能力是自身经验的积累,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内化了的东西,是面对变化可以举一反三、独立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所以,从长远看,父母不必只盯着最容易被机器取代的显性知识的死记硬背,过于在乎分数的得与失。而要着眼于人工智能做不到的、能发挥人类智能优势的方面,注重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家庭的资源优势,为孩子创造实践环境,让他们在尝试失败和体验成功中获得成长。因为任何人的生存、发展都是在生活中实现的,正是家庭生活的一天天、生活小事的点点滴滴,滋养着孩子从幼小的生命体成为能独立于社会的人。孩子未来的各种能力发展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今天给予他怎样的实践环境。

比如日复一日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的确很容易请保洁做卫生、叫外卖免了做饭。但如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动手,对孩子的意义就不同了,其中包含了责任感的培育、兴趣的萌生、人际合作力量的感悟、自己动脑动手的历练、失败与成功的体验……这是未来实现自身价值、在劳动岗位上服务社会的基本功,是单纯的知识学习替代不了的。

同时,父母要厘清与孩子的关系,善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从小在日常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应是“亲子一体化”——孩子实现父母的意愿,父母替孩子做事、对孩子的事主观臆断、指手画脚,而应是大人与孩子在平等的立场上、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面对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

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内在动力。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这种内在动力表现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和最终目的,应当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教育,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面对未来,父母对孩子的积极引领,不再只依靠高学历或充裕的家庭经济条件,而更多体现在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对社会变化的敏感,是在此基础上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准确应答,是在日常生活中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创造有利于孩子充分发展的家庭环境场。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家庭教育是什么——家长学习读本》)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7版

奶奶1989年离世,享年85岁。老人家如果健在,应该有110多岁了。奶奶识文断字,高小毕业,在那个时代应该算是知识分子了。爷爷是位农民,英俊挺拔,勤劳木讷。奶奶则其貌不扬,又瘦又矮,但是我们全家人都觉得爷爷能娶到奶奶不仅是爷爷的福分,更是一家人的福报。

奶奶和爷爷养育了三儿一女。奶奶以她的善良、智慧和勤劳,让4个儿女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也帮他们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英明决策保住父亲的一条腿

我父亲是长子,东北解放前夕的进步青年,曾步行千里之路去投奔解放区,就读医科大学。大三的时候,父亲右腿得了急性骨髓炎,骨头已经发黑,只等着锯腿了。收到父亲的来信,奶奶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而是快速做出了一个关乎父亲,当然也影响我们三姐弟命运的决定。

奶奶雇了一辆马车,派人把爸爸接回老家。找了一个战后留在中国赎罪的日本军医,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罐银元。起初日本军医不敢接受,只说可以治着看。奶奶说:“钱一定得拿着,不然当妈的心里不踏实。”日本军医用刮骨疗法让我父亲保住了右腿。后来父亲的腿虽然落下轻微的残疾,但不影响生活和工作,还给我们找了一个漂亮的妈妈,生了我们姐弟三人。如果没有奶奶的英明决定,当年那个失去一条腿的男人肯定当不了我爸,自然也不会有我了。

大爱无疆照顾生病的二婶

爷爷奶奶长期住在乡下,和二婶以及4个孙辈生活在一起。二叔二婶的婚姻是奶奶一手包办的,二婶很贤淑,长得也周正,但是患严重哮喘,身体一直不好。二叔中专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和二婶两地分居了二十来年,是那个时代很常见的生活方式。

二叔结婚早,生了三女二男,5个孩子都是奶奶帮着拉扯大的。奶奶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二婶身体不好,奶奶不仅不让她干重活,甚至连煮饭的活儿都不让她做。农村煮饭烧柴火,炊烟会把二婶呛得喘不过气,看着二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咳,还抢着出来干活,奶奶往往假装生气地把她赶进屋。

瘦弱的奶奶极度节俭,家里鸡下的蛋、过年杀的猪自己舍不得吃,大部分都拿到集市上换了钱。家里孙女孙子上学要用钱,婶婶看病也要用钱,操持一大家人的生计,奶奶必须得精打细算。

有一年寒假我回奶奶家过年,早晨看到奶奶从篮子里拿出一只鸡蛋,用开水和白糖冲了一碗蛋花汤。我当时以为是哪个孩子过生日,羡慕得要命。要知道在计划经济时代,鸡蛋绝对是奢侈品。只见奶奶把热气腾腾的蛋花汤端给了婶婶,只说了一句:“趁热喝了,你可不能倒了,倒了,谁给你拉扯这帮孩子?”这一幕过去了四十几年,所有的细节至今还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一碗蛋花汤,浓缩着奶奶的无疆大爱。

孤身远行呵护老婶留下子嗣

奶奶是有家国情怀的人,她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老叔大学毕业响应党的号召,想去参加三线建设,奶奶义无反顾地支持老叔远离家乡、告别大城市,去到遥远的贵州遵义工作。

后来母亲告诉我,听说奶奶同意叔叔的选择时,她和父亲也曾有过不解。老叔比我爸小10岁,也读医科,和老婶都是学生干部,都要求进步,一毕业就双双前往大西南。那时交通极不便利,从东北到遵义乘火车要走上一个多星期。叔叔和婶婶是医生,没有假期,无法回家探望父母,奶奶只能把思念埋在心底。

有人问她想老儿子吗?老人家会违心地说不想:“儿大不由娘,儿子是国家的人,我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奶奶的境界和格局非一般母亲能比。老叔老婶努力工作,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医务工作者,让奶奶甚感欣慰。

但是最让奶奶担忧的,是老婶习惯性流产,三十好几了还没有孩子。奶奶64岁的时候,从没出过远门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只身去遵义照顾老婶,一定让她把孩子保住。

奶奶从辽宁海城的乡下出发,先到沈阳,转车去北京,又从北京换了几次火车,历时十几天的时间到了遵义。那时老婶刚怀孕,奶奶不仅包揽了全部家务活,还帮老婶梳头、擦洗身体。在奶奶的精心呵护下,老婶生下了一个健康聪明的男孩。后来老婶告诉我,小孙子的到来让奶奶欣喜若狂,从医院回家给老婶做饭的时候,一口气跑到了6层(叔叔家住4层),敲开邻居的门,才发现自己走错了屋。老婶经常告诉小堂弟,是奶奶保住了他的命,奶奶的生命一直在后代身上延续着。

扶危济困为姑姑寻得美满姻缘

奶奶只有一个女儿,又是全家最小的孩子,自然特别疼爱。奶奶喜欢读书人,可姑姑却不喜欢学习,一读书就偏头痛,考了两年大学都名落孙山。奶奶干着急没办法,只好认可这个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任由她回乡务农。

姑姑高中有个男同学,父母双亡,家境不好,奶奶心地善良,爱帮助人,家里做点好吃的就把这个男孩找来。后来这个朴实厚道的男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沈阳农学院兽医专业,再后来就成了我的姑父。

“文革”前大学生可是凤毛麟角,好多单位都抢着要。姑父大学毕业时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为了姑姑就回到农村当了一名乡村兽医。姑姑有点小刁蛮,每次发生矛盾,奶奶绝对站在姑父一边,以至于姑姑会气呼呼地问奶奶谁是亲生的。姑父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日子过得也算殷实。前年我回东北,已过古稀之年的姑父还念念不忘奶奶当年对他的关爱,说奶奶待他恩重如山。

奶奶把爱和智慧留给了儿孙,她的无私和大爱也在我们家族中传递。我父母一辈子没吵过架,叔婶相亲相爱,妯娌之间互帮互助,大家族和睦相处,奶奶是我家的精神领袖和人生导师,我们一直在感受和接受着奶奶的恩泽。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7版

“笨!看看几个条件!”“笨!这是‘完形填空’!”“笨!‘娓娓动听’是‘尾巴’的‘尾’啊?”“笨!注意四指、五指!”每天按30个‘笨’计算,2017年我至少被妈妈说了一万个‘笨’。”一个五年级小学生参加作文大赛时,把妈妈每天念叨她的话写进了作文,“我的确笨,经常题目不会做、做错了。但我学校里的作业、考试不笨。我的笨,都体现在教育培训机构的学习上。”

孩子后面这两句话寓意很丰富。一个小学生应当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学会哪些内容,教学大纲都有要求。大纲是该领域专家研究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后制订的。如果能很好地完成学校的学习内容,这个孩子的智力就是正常的,至少不能归为“笨”。

这位妈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意不是责怪她,而是希望她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她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就是父母往往会高估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低估了孩子的生活能力。

奢望孩子学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开学第一天,食堂午饭时,宁波某小学的半数学生面对盘子里的虾傻了眼,有的拿起来闻一闻,有的拿起来舔一舔,然后忍痛割爱,望“虾”兴叹。

孩子们不是不爱吃,而是不会剥虾。对于这样的现象,很多老师早已习以为常。校长说这个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因为他刚调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吃虾,会剥虾的孩子数量是个位数。

曾有小学老师在班里做过调查,发现40人的班级只有9个学生会系鞋带。有所学校上学第一周,要先教孩子们如何摔跟头才能让自己不摔得太重。

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如此差,当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是父母低估孩子生活能力的结果。如果一个6岁的孩子想洗衣服,妈妈说:“你怎么洗得干净呀。”如果一个五年级孩子提出来要自己做饭,妈妈说:“你不能动煤气灶,万一关不好煤气中毒了怎么办?你不能动刀,切到手就麻烦了。”长此以往,孩子如何不望“虾”兴叹?

与低估孩子的生活能力相对的,是父母往往高估孩子的学习能力。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不应当有不会做的题,如果不会做,“肯定是没好好想”“上课没认真听讲”;如果孩子没考好,父母不去分析孩子可能哪里出现了问题、哪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困难,而是责备孩子“如果你不马虎、粗心,就不会丢这么多分了”“这段时间你练球的时间太多了,影响了学习,学习成绩提上去之前不要再练球了”。

有个高中生,期中考试考了第5名,妈妈担心这样的成绩上不了理想的大学,指责孩子学习不够努力,每天睡得太早。孩子提醒妈妈,当初她说“只要考到前10名妈妈就满意了”,妈妈说:“你还可以更好呀。你们这届学生的水平没有上届的学生好,进前10也上不了满意的学校。”

家长忽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对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观。因此,他们总希望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在学习上对孩子总有更高的期望,总对孩子的现实表现不满意,总觉得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水平是不努力、不够认真等主观态度造成的,不是孩子力所不能及。一句话,父母对于孩子学习能力的追求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父母的贪心反而贬损孩子的学习能力

父母希望孩子有高的学习能力、有好的学习成绩并没有错,但是光有良好的主观愿望还不行,还需要尊重科学。高估孩子的学习能力,会对孩子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

这种伤害可能是生理上的。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潘启强前些年曾经作过一项名为“中国青少年形体健康检测标准化与干预”课题。他发现写字姿势不正确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学生中最常见的写字不正确的姿势,是手指部分离笔尖太近,或是拇指压食指。因为手离笔尖太近,就挡住了字,孩子在看不见字的时候,身子和头就会歪,眼睛也会离字很近,时间长了就很有可能近视,脖子、颈椎、脊柱会出现侧弯。

这种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孩子过早开始写字造成的。生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肌肉的发育是不平衡的,比较大的肌肉先发育,细小的肌肉发育要晚些。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小肌肉群非常弱,手没什么劲儿,想写好字,必须手离笔尖特别近才能使上劲,于是形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

这种伤害也可能是心理上的。由于父母对孩子学习能力的贪心,就会不断贬损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或者安排超出孩子学习能力的学习任务,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高估孩子的学习能力、低估孩子的生活能力,父母就会认为孩子的生活技能可有可无,让孩子自理生活耗费的时间,还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做几道题有价值。

诺奖获得者提倡“让孩子从小学会下厨”

事实上,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是相通的,在生活中让孩子参与一些自我服务性的家务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也会让孩子发展生活能力。这种能力,孩子同样也能运用于课堂学习之中。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水平很高的烹饪爱好者,提出“让孩子从小学会下厨”的观点。“我认为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下厨。动手做是很重要的概念,美国教育相当强调做实验,许多学生走进实验室后,自然就知道各种器材的操作方式与应有的安全观念。相较之,中国学生可能将实验的目的、步骤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走入实验室后,常常不知所措。”朱棣文说自己选拔学生入学时,曾经淘汰了一些被称为非常优秀的孩子。尽管那些孩子的父母很不理解、很不满,但朱棣文说:“这些只会念书的孩子,连煎蛋、煮蛋都不会,怎么可能懂实验?”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兰克·威尔逊是研究人类手和大脑协同进化的专家。他说:“我们是靠动手来区别不同事物的生物。我们学习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做事、创造,以及靠我们的双手去感知。削弱动手的能力会让大脑感到困惑。”

手的神经与大脑中枢神经直接相连,对手的刺激就是对脑的刺激,让孩子动手择菜、剥蒜,让孩子自己系鞋带、缝扣子,就是一种对脑的刺激,可以促进学习所需的智力的发展。

父母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有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精神独立的前提。在生活上依赖父母的孩子,精神上不可能独立。

有的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务,或者省下培养生活能力的时间只让孩子学习,以为表达的是对孩子的爱,却不知道知识学习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工作只是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试想,如果为了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每天只准工作,其他什么都不能做,有多少人会以之为乐?

忽视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会让孩子在独立生活的路上走得很艰难。智慧的父母应该正确评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帮助孩子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9日第7版

上一篇:夏天穿什么衬衫?何不试一下牛津纺衬衫,比较有型

下一篇:阔腿裤闹革命,飞甩T桖有新欢

碧莉姿服装公司专注工装、职业装、工服领域数十年,主营工作服批发、工作服定制、工作服定做、工作服加工、定做工作服、工作服订做,是国内品牌定做工作服厂家、工作服生产厂家。
联系电话:400-6571-316 | 010-64383941
联系邮箱:bjbilizi@163.com
公司品牌:碧莉姿 技术支持:碧莉姿网络